第二届通讯产品静电防护技术研讨会在南京中兴成功举办

南京,2025年9月19日—— 秋高气爽,群贤毕至。由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主办,上海防静电工业协会协办,全国静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支持的“第二届通讯产品静电防护技术研讨会”在南京中兴通讯滨江基地隆重举行。本次盛会汇聚了来自全国静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工信部电子五所、西安交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资深专家学者,以及孙延林副主任委员、华阳通用、雷卯电子、金发科技、东莞市恒升防静电用品有限公司等产业链领先企业的技术精英,共同就通讯行业面临的静电防护(ESD)挑战与前沿解决方案进行深度交流与研讨。
技术前沿:共探ESD防护新趋势
会议伊始,全国静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上海防静电工业协会的领导为大会致辞,强调了在精密电子制造领域,构建全面、可靠的静电防护体系对于保障产品质量、提升可靠性的至关重要性。
随后,大会进入了干货满满的技术分享环节。工信部电子五所的专家深入剖析了《电子工厂EOS/ESD失效鉴别与诊断分析》,为失效分析提供了科学方法论。全国静电标委会的专家则对《IEC61340标准及关键技术》和《工程防静电国家强标》进行了权威解读,为企业合规提供了清晰指引。




来自企业界的分享同样精彩纷呈。上海雷卯电子分享了《通信接口静电防护设计》方案,惠州华阳通用带来了实现《通讯产品CDM<200V的防静电设计》的实践经验。西安交通大学介绍了《非接触式静电检测技术》的最新进展。

下午,来自Garther & Stadler ESD Consulting的Wolfgang Stadler先生和Stat-X Deutschland GmbH的Christian Hinz先生带来了关于极低电压CDM防护和电子元件ESD鲁棒性变化的国际视角,拓宽了与会者的技术视野。

金发科技和上海防静电工业协会则分别从材料端和产品端,分享了《防静电塑胶开发及选型建议》和《部分新型防静电产品的特色详解》。



亮点聚焦:构筑全方位的ESD防护生态系统

构筑全方位ESD防护生态系统生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于ESD防护“盲区”和“全生态系统”的深度关注。东莞市恒升防静电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兰芳女士在题为《构建全方位ESD防护生态系统:从核心设备到辅助耗材的全面解决方案》的专题报告中指出,ESD防护链的强度取决于其最弱一环,而办公区、维修区的普通文具和耗材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点。

本次研讨会的一个显著亮点是对于ESD防护“盲区”和“全生态系统”的深度关注。东莞市恒升防静电用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康女士在题为《构建全方位ESD防护生态系统:从核心设备到辅助耗材的全面解决方案》的专题报告中指出,ESD防护链的强度取决于其最弱一环,而办公区、维修区的普通文具和耗材往往是容易被忽视的风险点。
康总系统性地分析了普通文件夹、胶带、垃圾桶甚至垃圾袋等日常物品带来的静电风险,并介绍了一套涵盖防静电台垫、ESD文具、屏蔽包装、离子化消除器乃至废弃物管理的全面耗材解决方案。她强调,选择基于永久性防静电技术、拥有第三方认证的高品质耗材,是构建可靠EPA(静电保护区)、降低总拥有成本(TCO)的关键,对于保护高端通讯主板、FPGA等贵重器件至关重要。该报告引发了与会嘉宾的强烈共鸣,大家就如何在实际生产中落实这些细节进行了热烈讨论。
实地感知:探访智能制造的未来
中午休会期间,主办方中兴通讯精心组织了参观活动。专家学者与企业代表们一同走进了中兴先进的黑灯工厂和国内最大的AI智能立体仓库。在高度自动化、智能化的生产线上,无人搬运车(AGV)有序穿梭,机械臂精准操作,整个流程高效而静谧,充分展现了现代智能制造的魅力。此次参观让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得以结合,大家深切体会到,在如此高精度的自动化生产环境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节——包括无处不在的静电防护——都必须做到万无一失,才能保障最终产品的卓越品质。

圆满落幕:携手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本次研讨会不仅是一场技术交流的盛宴,更是一次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典范。它成功为通讯行业的静电防护工作指明了方向,促进了最新标准、技术和解决方案的普及与应用。
“静电防护要求正在经历量级式的提升。”恒升公司技术总监表示:“过去2000V HBM防护水平被视为良好,但现在100V以下已成为新的门槛。这意味着整个行业对防护方案的要求发生了本质变化。”
这一变化直接带来了市场的扩容和需求升级。客户不再满足于购买零散的防静电产品,而是需要整套系统化解决方案。一个完整的"工作站防护包"包括防静电台垫、腕带、离子风机、耗材收纳盒、文件架、垃圾桶等产品,其价值远超单一产品。
更为重要的是,需求的刚性显著增强。ESD投入不再被简单视为成本支出,而是保障良率、避免巨额损失的核心投资。客户的价格敏感度降低,对可靠性和有效性的要求急剧上升,这为注重产品质量和技术创新的企业提供了优势。